安徽2022年出现罕见高温和夏秋连旱 2023年气候情况会是怎样?

大皖新闻讯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“世界气象日”,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“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”。2022年,安徽省出现罕见的高温和夏秋连旱,今年这种情况是不是还会出现?此外,近年来给人的感觉是安徽省春天越来越短,事实是否如此?针对水和安徽气候的关系等问题,来看看安徽省气象专家的说法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今年还会否出现伏秋连旱?

2022年,安徽省出现罕见高温和夏秋连旱,二者有没有关联?以后,这样的情况是否会经常发生?综合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,2023年的气候情况怎样呢?

气象专家介绍,造成2022年夏季高温和夏秋连旱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持续异常,特别是全球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、面积偏大,夏季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打通形成高压带,安徽省在强盛的高压控制下,长时间高温少雨,造成严重干旱。除了大气环流异常这一直接原因以外,从2020年下半年发展起来的拉尼娜事件在2022年夏季再次加强,它通过加强沃克环流和哈德莱环流,使得东亚夏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增强,是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的重要因素。夏季,高温、干旱两种气象灾害往往同时发生,这样的年份比较多,如1978年、1994年、2013年、2017年。

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,未来随着全球变暖,洪涝、干旱和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,强度增大,这是气候长时间的变化趋势,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年都会出现高温、干旱,还要根据每年海洋、大气环流等特征具体判断。今年的情况和去年有所不同,根据目前资料分析,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衰减,在春季减弱为正常状态,夏季不会导致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并长期控制安徽省,因此出现2022年那样严重的伏秋连旱的可能性不大。

安徽是否“春脖子短”?

公众普遍感觉,安徽冬天过了就是夏天,春天越来越短暂了,那在过去的数十年里,安徽的气候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?结合今年“代代向未来”的主题可以呼吁大家做些什么呢?

气象专家介绍,根据国家标准,当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大于10℃判定进入春季,大于22℃判定进入夏季。从气候平均来看,安徽省春季和秋季较短,约2个月;夏季和冬季较长,约4个月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,21世纪以来安徽省入春日期明显提前,但由于入夏日期也明显提前,而且入春、入夏提前天数相当,春季长度没有明显变化,因此从长期看,安徽省春季没有明显缩短。

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“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”。天气、气候、水各个因素相互作用,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。气象专家呼吁,社会大众关注气候变化、水资源保护,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,共同建设更有力量、更加安全、更为美好的蓝色地球。

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情况怎样?

安徽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水资源结构性、季节性紧缺。人工影响天气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手段之一。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,可以提高降水效率,尤其是在降水量偏少的地区,开展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,可以让更多的空中云水变成地面降水。目前安徽省已形成完整的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,基本实现了作业服务能力全省全覆盖。

以2022年为例,安徽省气象部门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64架次,航时205小时15分钟,播撒焰条1218根、液氮128升;组织全省16市的90县(区、市)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699点次,发射火箭弹2303枚,燃烧焰条1941根,发射燃气炮9986发,作业量历史同期第一,全年累计增加降水约19.13亿吨。

针对淮河长江两大水系,安徽省气象局开展了专业流域气象服务工作,对防汛需求较重的河流、湖泊(水库)细化单元,明确主体责任,强化基于精细化预报预警和上下游联动的防御调度联动。发展基于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流域面雨量精细化集成预报技术,形成实况、临近、中短期等多种流域产品,为各级政府及水文局、应急厅等相关防汛抗旱部门开展决策气象服务。

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通讯员 王兵 实习生 张光洁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